<b id="merip"><small id="merip"><dl id="merip"></dl></small></b>
      1. <b id="merip"><sub id="merip"><tr id="merip"></tr></sub></b>

        <tt id="merip"><small id="merip"></small></tt>

          校園首頁學校概況新聞動態德育導航教學教研教師之窗學生園地黨建工團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教學教研 >> 課題研究

          對閱讀與寫作的一點思考
          時間:[2015年03月20日]  作者:[黃蘇]  點擊數:7700

          到目前,我的教齡剛好三年半的時間,其中,兩年在高中,近一年半在小學。教齡短,經驗少,成績差,所以在此,教研,我只有學習的份兒。既然站在這里了。我也想借這個機會,談一談關于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一些問題與思考。

          閱讀

          一、學生閱讀的書籍良莠不齊。我帶了兩屆五年級,發現學生對于閱讀課期待的程度不亞于體育課,看書是讓學生安靜下來學習的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我有發現,學生閱讀的書籍是良莠不齊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看的書是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像有:情感類小說(知音、花火)、恐怖小說、網絡小說(斗破蒼穹)等等。這類小說對正在學習怎么表達與思考的小孩子來說,其危害性不需贅述。后來我就禁止學生將這一類書籍帶進教室,又給學生規定了閱讀方向,讓每一位學生買一本良性讀物,班上交換著看。

          二、對歷史文化類書籍缺乏閱讀。課本上有些課文是關于歷史的,很多學生對歷史沒有一個框架上的認識,比如說朝代順序,他們不知道誰前誰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敵人都是誰?“香港回歸”,很多學生不理解回歸二字等等,但是對未知的,他們又非常感興趣,所以在上這一類課文的時候,我總是會反復的跟他們講講有關的歷史故事,幫助學生們捋清朝代,認識一些歷史人物。他們聽起來也饒有興趣。還有一些課文是關于名著的,比如說《草船借箭》,《景陽岡》,在將這一類課文時,我會適當延伸,講一些關于主人公的其他小故事,來豐滿人物形象。一來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而來也為學生積累的一些素材,這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興趣愛好。但是時間長了,我又發現了問題,延伸的時候收不住了,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對于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輕視了,教學任務不能按計劃完成了。

          三、媒體改變了孩子的閱讀方式。對于紙質書籍學生更愿意選擇電視和網絡去獲得更立體的感知,感官上的體驗足了,但是自己的思維卻被禁錮住了,不愿思考,被動接受,閱讀方式變得粗暴化表面化,獲取的內容也是紛繁復雜,這都是跟紙質書籍不能相比擬的。

          一次講到“賢”字,我讓學生組詞,下面就有學生說曾小賢,學生們笑了,我也笑了,但是更有甚者叫到,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令人哭笑不得,這是孩子天真的表現,也能帶給人快樂,但是很顯然孩子的思想已經被影響到了,成為一種慣性了。

          還有就是受到學生熱捧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和熊出沒。在動畫片里羊與狼,熊與人進行著無休止的斗爭,一集又一集,咀嚼著重復,正義獲勝,但是我總覺得正義與邪惡的角色設定是違背現實的,也不能讓孩子從中獲得情感共鳴,只有疲勞,說嚴重點這會影響到孩子的世界觀。

          在學生平時說話和作文里都會出現一些網絡語言。

          對于孩子閱讀什么我有一點建議,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可。

          一戒時效性的書。雜志是以雜為主,對于相對清純一點的孩子,雜便不適合孩子的天性,并且難以吸收消化,同時浪費時間。況且這些時效性的東西很容易讓孩子的心不那么單純,而容易隨著流行時髦轉,破壞了孩子讀書的天籟情境。

          二戒禮品書。讀書本是一件樸素的事,很多禮品書內容上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且華而不實,也容易讓孩子虛榮。

          三戒媒體上鼓吹宣傳的書。這一類書,說白了就是個商品,跟一些禮品書是一樣的,大肆鼓吹宣傳,孩子容易跟風的去買去閱讀,而內容上往往是水分大于營養。

          四戒動漫書。動漫書也是良莠不齊的,很多動漫類的書籍影視作品,偏向成人,口語化網絡化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寫作甚至人生觀有壞影響,而有教育意義的能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少之又少。

           五戒作文輔導類的書?對于這一點我自己也很矛盾,學生生活體驗少,寫作的素材靈感大多源于閱讀,寫作也是從模仿和借鑒起步,但部分學生寫來卻是謄抄,或用自己的語言將別人的故事說一遍,讀來不真實。

          寫作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寫作。怎么把讀的消化,難,然后再轉化成文,更是難上加難。

          作文已經成了學生的一個負擔了。學生一談到作文就頭疼,我先談談幾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現象。

          一位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寫到要小便,不知該如何表達,就出現了“改首”。

          另一位學生寫拔河比賽是這么寫的。(我想這位學生的拔河比賽肯定是編的,不然不會這么寫,缺乏生活體驗,更缺乏觀察)

          但也有學生觀察很細致,他是這么形容我的。(我當堂表揚了這位學生,他觀察細致,而且描寫很立體)

          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幾點;

          1、語言組織能力較差。一定要訓練學生說好普通話,畢竟寫作文的時候,要用普通話表達。

          2、學生沒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愛它的欲望、沖動和興趣。那么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我們到底是以命題為主還是自由發揮呢?布置了作文以后,怎樣才能讓學生有種想寫點什么的沖動呢?

          3、學生無話可說,無情可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很難寫出真情實感。學生真的沒有生活體驗嗎?我想并不是,孩子是天真的,很多事情經歷過就拋之腦后,不再多想,作為老師,我想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這里我舉一個親身的例子,一次下雨騎摩托車上學,一輛大貨車呼嘯而過,將我的傘吹翻過去了,我不得不冒著大雨停下摩托把傘翻過來,一肚子的氣,想罵貨車司機,發現人家已經走遠了,而我還得繼續上路,又擔心再過來一輛飛車,我在雨中小心翼翼的騎行,憋了一肚子火,欲哭無淚之下,我寫下了這樣一條說說來發泄我的悶氣:

          后來在課堂上我問學生雨傘像漢字里的哪個字?又問學生被風吹吹翻了的傘像哪個字?學生剛開始還很蒙,思考了一會兒,一部分學生答上來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并不理解,我就在黑板上畫了兩把傘,學生才恍然大悟。雨傘誰都見過,雨傘被吹翻的經歷也有過,但是他們不愿意多想。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平凡生活中的真情實感。但也有學生從我這里獲得的了真是的感受,他是這么形容我的。(我當堂表揚了這位學生,他觀察細致,而且描寫很立體)

          我講的這里面提出了一些問題,也有我自身的一點點感悟,有些問題,我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希望大家不吝賜教,指點一二。

          最后一點點感悟就是:孩子的天真,賜予我一份快樂,也讓我明白一份責任。

           

           

          國家教育部  湖北省教育廳  湖北教育信息網  湖北少先隊  黃岡教育信息網  英山教育信息網  英山政府網  中國禁毒數字展覽館

          英山縣思源實驗學校版權所有   地址:英山縣城西新區
          電話:0713-7770089   傳真:0713-7770089
          技術支持   湖北同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備案號:鄂ICP備13000292號
              鄂公網安備 42112402000092號
          2012手机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b id="merip"><small id="merip"><dl id="merip"></dl></small></b>
            1. <b id="merip"><sub id="merip"><tr id="merip"></tr></sub></b>

              <tt id="merip"><small id="merip"></small></tt>